✅ 一、什么是“闰秒”(Leap Second)?
闰秒是指为了保持“世界协调时(UTC)”与“地球自转时间(天文时 UT1)”的同步而人为添加或减少的一秒钟。
地球自转并不完美,是略有波动的,而 UTC 是原子钟时间(精确且均匀),两者逐渐会产生偏差。
📌 举例:
某年 6 月 30 日晚上 23:59:59 后,会出现:
23:59:60
然后才是:
00:00:00(第二天)
这一秒就是闰秒。
✅ 二、为什么要引入闰秒?
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稳定,略微变慢,所以每隔几年,“天文时”就会比 UTC 落后 1 秒。为了保持协调一致,通过人为“加一秒”来对齐。
不加闰秒 → 地球时间和 UTC 逐渐偏离
加闰秒 → 保持时间系统对齐
✅ 三、闰秒的危害 / 为什么它是“互联网炸弹”?
闰秒虽然听起来只是“多了一秒”,但在计算机系统中非常危险,因为:
✅ 四、知名事故案例:
2012 年闰秒,RedHat Linux 触发死循环,影响 StackOverflow、Mozilla、LinkedIn
2015 年闰秒导致 Google Cloud Engine 网络中断
Cloudflare、Amazon 等都报告过 NTP/闰秒触发的稳定性故障
✅ 五、现在还会加闰秒吗?(最重要)
✅ 官方宣布:
即将废除闰秒!
2022 年 11 月,国际计量大会(CGPM)投票通过:
自 2035 年起,全球将“暂停使用闰秒”,最早在 2135 年前不再添加闰秒。
✅ 原因
给互联网、大型金融系统、通信导航带来重大风险
调整方式将改为:每几百年通过更平滑的方式调整 UTC
✅ 六、现在还会加闰秒吗?当前状态
✅ 七、大厂是如何应对闰秒的?
✅ 总结一句话:
闰秒是为了保持 UTC 和天文时一致而人为添加的一秒,但对计算机系统影响极大,目前已经被全球逐步废弃,从 2035 年起正式停止使用闰秒。
评论区